《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新书重磅发布

作者:河北领先文化    时间:2024-01-17    阅读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展现。1月12日下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贵州展区举行。

    发布会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贵州画报、江南时报网、河北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平台相继报道。

 

​ 

《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书封

 

  该书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书名,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先生主编,收录了26位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获得者的28篇书作品,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春节、人生以及文学的理解。在他们的文字中,读者可以窥见自己,深入理解中国节庆。

  据贵州人民出版社社长朱文迅介绍,《印象春节》中绝大部分作品是作者的新作。这么多名家、大家为同一命题准备新作,可能在文学出版史上都是一个为数不多的“特例”。本书的各位作者以自己不同的视角呈现了“春节”给予人们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发了不同的思考。从中能够体会到虽然中国广阔的地域和不同的风俗让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有着南北差异,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

贵州人民出版社社长朱文迅致辞

  与会文学界人士赞誉《印象春节》一书选题与众不同,并围绕该书的策划理念以及出版意义开展圆桌论坛。

  该书主编李浩首先分享了编辑《印象春节》一书的初衷以及背后的精彩花絮。他认为,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方面的文化都凝结在春节里。从书中能读到东西南北地域的民俗文化,因此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价值,那就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庆祥在阅读了《印象春节》一书后,认为书中作家作品记录的都是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历史,是对春节的回望,勾起了自己对春节的非常美好的想象和回忆,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深厚复杂,值得我们在当下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并对后面要出版的“印象系列”提出期待。

  北京印刷学院原副校长、教授王关义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中华传统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并不是要割断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化,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现代化。《印象春节》一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它以春节这一盛大节日为出发点,正是结合了中华民族传统习惯,这对赓续中华传统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讲好中华故事,传播好中华声音,扩大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主编王国平对该书提出的“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创意表示肯定。他认为,以作家们的视野来谈他们印象中的春节,能够把作家的形象思维能力,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勾起读者对于春节的文化记忆或者说精神记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崔庆蕾认为,书中的故事性和可读性特别强,而且该书以春节为主题,其实是连接着无限广大的读者,能够激活读者很多美好的记忆,并表示同样特别期待后面将要出版的“印象系列”。

  《印象春节》一书的作者之一、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宁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他认为,这种记忆无论是生活在城市、乡村,还是富裕、贫困,只有这样一个节日能让我们感到没有差别。

  著名作家、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干认为,假如我们中国人要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么春节就是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的家园,因为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共同的精神栖息地。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认为,从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人和人之间发生的事件背后,看到更多的温暖的人心,人和人之间相互的体恤和理解,看到彼此之间的照顾,看到更多的温暖,以及在温暖之中鼓励我们继续往前走的一抹光。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在分享过程中抛出了“过小年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过年到底应不应该放鞭炮”“文明在当下如何继续传承下去,是不是要有创新”等值得考证与探讨的问题。

  此外,《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广西作协副主席李约热,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文学》主编沈念,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特地录制了视频祝贺新书发布,并对《印象春节》一书给予了充分肯定。

  朱文迅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挖掘、整理、阐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出版人和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今后要推出更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物,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后代传承美德、坚定文化自信。

                  《印象春节》“春”字图书造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内容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