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华书店:文学大家共绘春节记忆 线上线下同步开讲

作者:衡水新华书店    时间:2025-01-26    阅读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展现。1月25日下午,《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研讨会在衡水新华书店抖音直播间及衡水书城融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开讲。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徐则臣,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庆祥做客直播间,通过连线的方式与读者交流了阅读体会;河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刘建东,当代诗人、散文家、编审郁葱,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内知名文学评论家张艳梅,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小说学会理事、河北省文艺评 论家协会理事金赫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做客衡水书城,与现场读者分享阅读感悟。
 
        Part.01
        线上直播

徐则臣
 


杨庆祥
        徐则臣强调了文学作品在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年味感知的重要性,他指出春节是情感的链接,不同的时代充盈着不同的年味,从春节的记忆中可以看到“隆而重之”的仪式感,他还分享了家乡过年时的回忆,指出传统活动和仪式对于春节的重要意义,让人们在传承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杨庆祥谈到本书集中反映了几代人对春节的回忆,唤起了大家对于共同记忆的关注和热爱,尽管现代生活方式使这些传统形式不再普遍,但书中对传统节日的描述和书写,仍然具有唤醒共同经历和价值的重要意义。
 
 
        整场直播共有5万余人次观看,实时在线人数最高达2230人,为线上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Part.02
        线下研讨会
 
        刘建东分享了书中一文《向阳的冬天》的创作想法,他强调每个作家笔下的春节都是不一样的,是作家们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通过本书,读者能看到作家是如何看待春节的,也能看到作家是如何通过春节这个主题看待更广阔的世界。他鼓励现场的读者们,学习作家的技术和手法,观察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视角呈现春节的不同面貌。
 
 
        郁葱回忆并分享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经历,强调了家乡的情感链接,指出了这些记忆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他还表示未来会用更多的笔触书写现在的家乡。
 
 
        张艳梅带领现场读者回忆了小时候放鞭炮的场景,为现场读者营造了喜气洋洋的春节氛围,她强调了情感和爱是支撑大家向前走的重要动力。
 
       
        金赫楠表示当今时代虽然物质丰富,但中国人依然重视春节的仪式感。作为读者和评论者,她指出这本书虽然是文学写作,但提供了更细节、更贴近人心的心灵史。
 
         
        李浩详细分享了书籍编撰的心得和体会。他提到,本书的筹备工作面临了诸多挑战及难度,为了展示书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邀约中选择了不同年龄、地域和民族的作家,这些文学大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和分享了春节的记忆和体会。
  








 
        研讨会结束后,李浩老师一一为读者签名留念。李浩老师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拉近了文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通过作家的笔触,读者真切感受到了春节的丰富内涵和动人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研讨会
为读者开启了一幕幕纸上的视觉盛宴,
让读者沉醉于中国年的馥郁芬芳中。
在这个春节,
翻开这本书,
一起在文字中品味春节的烟火气,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